D小姐是大学一年级学生,读医疗相关科目。 即使从不走堂,上课亦集中精神,而考试前一个星期,更拼命重复又重复地苦读,但当第一个学期考试时,她对着试卷中不少题目,还是无法把课堂所学 过的写出来。 之后,她决定向中学生物科的恩师求助,老师提醒她重拾以往中学时两个温习的方法。 结果到第二个学期,她的成绩明显进步了。 究竟是什么妙法呢?
其实,新的知识由进入脑袋的一刻开始,不论是上课听讲,还是阅读课本,在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,忘记的速度很快,超过一半的东西都会忘记,剩下的也会逐渐随 时间流逝。 所以课堂过后,必须要尽快温习。 温习要达到最佳效能,有两个关键: 第一就是把每次温习有系统地间隔开(spaced) 。 试想想,现在有一首新歌,当中的一段歌词,要你记住,七日之后再问返你,一种方法是今天你连续听这一段四次,另一种方法是现在你听一次,今晚临 瞓前再听一次,明天又再听一次,三日之后又听一次。 结果,后者的方法,成功的机会较高。
第二,温习的时候,不单止把知识重读一次,还要尝试提取脑海中的记忆 (retrieval practice) ,即是需要加入操练习。 脑海的记忆,提取次数越多,记忆就越牢固。
在中五中六时,每一次生物课,她都必须按老师的吩咐,在当日放学后 (不会隔夜) ,快速地阅览一次当日课堂的笔记。 大约三天之后,又把这个笔记拿出来看看。 一星期之后,又会做一做相关课题的试题练习。 每一个月老师又会给一次小测,涵盖过往一个月所教的东西。 要维持这两个课后温习的好习惯,极之要求自律。 可喜的是,按照脑袋运作法则而去努力温习,是一定有回报的。
撰文︰崔永豪医生
原文刊载于︰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