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福自己知过合乎自己信念的生活-是一件幸福的事

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

晚上11时50分,杯盘狼藉。「难得毕咗业二十年,每年大家都仲可以坐满一围枱饮通宵。」「饮胜!」丶「乾杯!」之声震耳欲聋。突然间,鸦雀无声,十一双眼睛,都落在一张空凳上。大家都很为阿明感到可惜,「咁後生,咁早就走咗,好可惜。」「真系太早。」「咁就走咗。。。」「都未够12点,冇理由咁早就返屋企瞓觉㗎!」「佢咁样好扫兴。」「我唔锺意佢!」

其实,阿明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丶饮食节制。旧同学知道他玩「呢味嘢」,都替他感到辛苦:「其实我都唔知佢日子点过……就算有120岁命,但咁样做人有咩趣味?」「生命在乎阔度,不在乎长度……」

可是,阿明其实是有福自己知。

阿明对於生活,有一种信仰信念。这种信仰信念,来自阿明对大自然万物的基本性质,有一种深切如实的认知,指引他在生活的每一刻,都可以很自觉地作出有智慧的选择,不迷惘,也不被唆摆瞒骗,能够抵住群众压力和社会主流思想。例如对身体有害的食物,如果你没有对人体运作和自然规律有真切的认识,单凭「好多人都话食呢样嘢唔系咁好」或「食咗就会内疚」等单薄含糊的想法,往往就会受不住眼前的诱惑而冲动进食,结果事後就会感到後悔,可是不久後又会重蹈覆辙。

以饮宴派对为例,阿明很清楚桌上的食物和饮品对身体的好坏,是视乎进食的份量及节奏的。比起早餐吃饱一些,临睡前吃「放题」,感觉是很不同的;细细咀嚼一件食物,相比於狼吞虎咽吃三四件,味觉享受会来得更深;「香口」食物,浅尝一两件,对身体无害,亦有乐趣,相比起「食到呕」,更加滋味,浅尝,意犹未尽,留空间去回味,期待下一次;相反「饮到呕」,即使喝的是百年佳酿,事後又辛苦又後悔的感觉,包括第二天早上的头痛,都肯定会令之前味蕾上的享受变得毫无意义。长远来说,如此暴饮暴食,其实是在透支日後身体享受饮食的能力,提早断绝自己和dining的缘份。

阿明有这种视野,坚信「这一刻的节制,是为了让自己人生享受更多,长食长有」,所以即使这餐没有「去到尽」,他都不会觉得「谷住度气」,亦不需要再找一天报复式狂食丧饮。

能够不受周围气氛和当下的五官感觉所操控,时刻自觉地做有智慧的选择,若非背後有强大的信仰信念支持,是很难做到的。信仰信念是一道护心符,令人内心安稳,活得有方向。过合乎自己信仰信念的生活,真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
(故事细节经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隐)

撰文∶崔永豪医生

原文刊载於 香港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