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子女投入家庭郊游活动

Photo by Jehu Christan on Unsplash

一家人去郊游,益处多,人所共知。但正如很多有益的习惯一样,知易行难,持之而恒更难。怎么办呢?

要令自己持续对于某事物(例如家庭郊游活动)有动机,脑部需要完成四个步骤:第一,接触该事物时,感到愉快;第二,记住这份愉快感觉;第三,这份愉快记忆不时涌上心头,回味,并期盼有下次;第四,这份由期盼而产生的美好情绪,会驱使自己付诸行动,甚至「未出发、先兴奋」。

其实,行为的主要推动力是情绪。理性思维上的「我应该」,所提供的推动力,比不上情绪感性上的「我的心很想」。所以家庭郊游活动,能否有下一次,关键在于能否令每一位参与者,都有愉悦满足的情绪经历。不用担心,这并不难。大自然本身就是魅力四射,造物者塑造我们的脑袋时,就是要我们倾向喜爱蓝天白云、和煦阳光和花草树木。要避免一切妨碍投入大自然的举动,例如「行山时教仔」,不自觉地趁山路狭窄,大家都难以走开时,就乘机对着家人,控诉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事,或耳提面授家教。

真正懂得生活的家庭,一定是有能力沐浴于大自然中。少言,止语,让耳朵以及脑袋,暂缓处理语言文字;远眺山峦,细看花朵,缓慢而温柔地将视线调远调近,望左望右,不单伸展眼睛的肌肉,还把我们崩紧了的脑筋放松,这「脑轻松」的畅快,是很甜美的情绪经历,必定令人回味无穷。美好的情绪记忆,深印在脑海,就有强大推动力去下次再玩。更可喜的是,这份美好的感觉,和家人的面容连系在一起,望着彼此,都觉得面目可爱。结果,下次全家郊游,就不需要三催四请,而是很自然地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必然部份,一代传一代,在郊游活动之中,培养家人感情,促进家人健康,建立温暖的家庭。让「喜爱大自然」成为可以承传下去的家传之宝。

撰文︰崔永豪医生

原文刊载于: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