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唔够考试吃亏

Photo by Vlada Karpovich

不少好学生,放学后赶去补习,夜晚不愿意休息,但考试成绩依然未如理想,就是因忽略了脑袋运作的最基本元素。除了睡眠之外,另一样经常被忽略的,就是补充水份。 2009至2012年,美国有一个研究,调查4000名6至19岁儿童及青少年是否饮水饮得足够。研究量度他们的尿液浓度,发现超过一半人,饮水不足,尤其男孩子。

脑袋超过75%是水份,所以要头脑灵活,必须吸收足够水份。 2012年美国《营养学院杂志》刊登了一篇文章,详细探讨了身体欠缺水份与认知能力的关系。原来,即使只是流失了体重2%水份,都足以明显减低认知能力。最受损的三项认知能力,正正就是对考试表现至关重要的能力:1.专注能力(Attention);2.认知功能与肌肉活动的配合(Psychomotor skills);3.即时记忆(Immediate memory)。

举个例,在整个聆听考试期间,专注能力能使你把心神百分百放在考试题目上,即使课室里有噪音,都能完全不理会;认知功能与肌肉活动配合,使我们把听到入耳的内容,用手执起笔写出来,做到快而准;而即时记忆让你可把十多秒的对话,记入脑海中,然后回答一条关于这段对话的问题。由此可见,脱水对整个学业奋斗,特别是参与考试的一刻,极之不利。

根据卫生防护中心资料,每人每天应饮用至少6至8杯流质饮品(每一杯大约240毫升),天气炎热时,须饮用的就更多。不过要留意,含糖份的饮品,还是少饮为妙。至于如何能在百忙之中,仍然记得补充水份,既饮得足够,却又不过量? 答案就是建立每天饮水节奏。例如,早餐一杯水,携带一个大约500毫升的水樽返学,在上午两次饮水时间,饮光樽内的水;午饭时,把水樽重新装满,在放学之前饮光;放学回到家后,再饮番杯水。

撰文︰崔永豪医生

原文刊载于︰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