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先生這兩年投資失利,生意虧蝕。理性上,他知道要保持正向思維,家人亦多番鼓勵,然而他始終揮不去「我是失敗者」這個念頭,並且愈來愈認為自己真的是個失敗者。
很明顯,A先生這樣的想法充滿謬誤。首先錯誤歸因(attribution error),即錯把一件事的結果(例如投資或生意的賺蝕),單單歸因於個人的能力或努力,而完全忽略了其他各式各樣因素,包括不可預計或不能控制的外部環境要素。此外,當面對困難時,把一個人(自己或別人)標籤(label)作失敗者,要替事情失敗負全責,並沒提出補救或改善的方法。
在現今社會,身陷在好像A先生這樣的思想謬誤的,恐怕愈來愈多,為什麼呢?這和現代社會風氣和觀念極有關係。在昔日社會,對於一個因天災而失去所有的農夫,或者一位在戰亂中傾家蕩產的商人,大家都會認為他們不幸,並且值得同情。這種想法,着眼於一個人遭遇了什麼事情,並承認人力有限,並非人生中所有事情,都在其本人的控制範圍內,並由此而產生同理心。相反在現代社會,極之強調個人能力以及成就,並深信藉着科學科技及人類理性,可以控制一切事情,再加上社會極力吹捧成功者,並透過資訊科技把成功者的形象傳播開去,結果讓人很容易就跌進這種思想謬誤,把個人成就完全歸因於其能力。這種社會風氣,當遇上經濟逆境時,很多人就會因財困而變得自慚形穢、抑鬱喪志,甚至厭世,情況好像「精神病毒」大流行一般。
所以,在面對當下經濟困難時,大家都要提醒自己,以及互相提點:永遠要對事不對人,着眼解決事情,宏觀地看清楚事件的各種成因,慎防針對個人。
撰文︰崔永豪醫生
原文刊載於︰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