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手机的「乐趣」

攝影師:Anete Lusina,連結:Pexels

A小姐患有抑郁症。医生问︰「你是否对事物失去兴趣呢?」A小姐一言不发;「在公余时间,每个人都会做一些令自己开心啲事,对吗?」A小姐依然一言不发。

医生很焦急,质疑自己的沟通技巧。 「每个人都会做一啲令自己开心慨嘢,例如扫一扫手机,睇吓嘢……」A小姐问医生:「乜做呢啲嘢会令人开心架咩?」医生当下面红耳赤,心里责怪自己问了一条极愚蠢的问题。

扫手机,的确很难令人开心。很多时候,更是越扫越不开心。感觉沉闷的时候,掏出手机,扫一扫社交媒体、新闻网站,每条标题、每幅图画,看半秒钟,扫极都有,永无止境。遇上感兴趣的文章时按进去看看,觉得有所得着、有点满足,好像轻松地翻阅一本杂志。但若欠缺一份自律去限制自己扫手机的时间,随着所花的时间越长,所得到的正面感觉就会不断减少。闲暇的感觉消退,取而代之,是一种漫无目的、空虚的苦涩。加上脑袋专注能力不断减弱,以往可以专心看完一篇百字的文章,并且能记入脑,可是渐渐地连看数十字的简介都已经是极限。然后再衰退到只有几秒钟的专注力,看一看十数字的标题,就已经不由自主地,扫到下一个帖文去。手指扫得越快,无力感越强。

冷不防,原来家人、伴侣和上司,一直都在暗中留意自己的行为。当被指摘、被喝停的时候,羞耻的感觉、批评自己的念头(「我真系个无聊的人」、「我就系咁每日浪费时间」),一下子涌上心头,然后老羞成怒,用黑面、目露凶光和恶形恶相去保住自己脆弱的自我价值。

平静下来,明白到扫手机的代价,但又忍不住拿出手机来扫,犹如强迫行为。就像有几个隐形大汉,捉住自己的手,把手机塞入手掌心,然后把我的头压低,要我在手机大人面前叩头。一边在尿槽前小解一面看手机,代价最多只是一部手机;但若在过马路或驾驶时扫手机,代价是性命。上述这些,理智上是知道的,但真的忍不住。

大部份令人真正开心的事,都需要是自愿及乐意、主动参与的,心神专注一段时间,完成后会感到有成就和意义。这些,都是不能透过一直扫手机来获取的。这便可解释到为何每次花很多时间扫手机后,会越「扫」,孤单感只会越赤裸,最终「扫」造出更低的自我形象。

(故事细节经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隐)

撰文︰崔永豪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