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做到同一屋簷下,各人和睦相處,常展笑臉,要了解人類腦袋如何運作。當腦袋認為這一刻自己身受威脅時,腦內警鐘就會響起,釋放壓力荷爾蒙(腎上腺素及皮質醇),使人進入作戰狀態。
在家中,腦袋之所以認為這一刻有威脅,很多時並非因為真的有危機即將發生(如有人跌倒受傷、爆水管或火災等),而是預計將會面對令自己難受的批評,批評可以是來自家人說話或者表情,亦可以是自覺做得不夠好而自我批評。腦袋警鐘會響起,使人有「受壓」感覺──情緒緊張、焦慮、憤怒;思想上的反應則是警醒,不停動腦筋應對這危機;身體反應包括心跳呼吸加速、血壓上升和肌肉繃緊等。
恰當水平的壓力,能給我們動力設法解決問題。
可是,若壓力太大,所引起的身心反應就會適得其反,令理性思考能力減弱,使情況變得更糟,以致沒有危機也變成有危機。在家庭生活中,當一個人壓力爆煲時,常會有以下3種表現:1.攻擊:例如不停鬧,或者冷嘲熱諷,甚至郁手郁腳。2.逃走:例如逃避及拒絕溝通,長期關上房門,甚至盡量延遲回家。3.僵住,不知所措︰對家人的說話不懂亦不能回應,整個人呆着,如電腦「hang機」。
所以,當家人壓力爆煲,的確很難展現美麗的一面。相反,若家中各人都能巧妙地營造輕鬆和諧的氣氛,家人自然更能展現漂亮一面。
如何做到?具體來說可以包括:1.整理家居:環境簡潔整齊,能夠增加安全感。2.避免嘈雜:喧嘩嘈吵,容易令腦袋警鐘誤鳴。3.多些微笑:板起臉孔,容易令人誤會是批評。4.避免過多指正提醒:希望家人不斷進步,是人之常情,但若催逼得太緊,則會造成壓力爆煲。例如煮餸時,讓人有多些空間,慢慢去提升進步,都有助大家將壓力調節到恰如其分,發揮得最好。
撰文︰崔永豪醫生
原文刊載於︰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