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是腦袋重要盟友

Photo by feeling lucky

B女士一向小心飲食,不捱夜,年年檢查身體及牙齒。即使超過70歲,仍然駐顏有術。然而3年前,一次跌倒弄傷了髖關節,在手術後行動有少少不便。為避免再次跌傷,她出入多了用輪椅代步。這3年雖沒再跌倒,不過有一件事讓她很苦惱,就是日益走下坡的認知能力。

她接受藥物治療,還有着嚴格的飲食紀律,蛋白質和纖維都吸收足夠,血壓和膽固醇都控制得很好;血糖雖略高,暫不需服用糖尿藥;腦掃描檢查沒發現大礙,情緒以及睡眠尚可。表面上,所有保護腦袋的工夫,她已經做齊,還有什麼遺漏呢?原來,B女士忽略了肌肉流失的問題。我們四肢以及軀幹的肌肉,除了負責軀體的郁動,同時也是一個內分泌的器官。當手腳郁動,肌肉收縮時,會釋放肌肉因子(myokines)進入血液。這些因子,有份參與腦袋的血糖代謝。

要認知功能良好,腦袋內血管須暢通,血液中氧氣要充足。此外,亦要讓腦袋,能夠有效地運用血液運送過來的燃料(即是葡萄糖)。要有效運用血糖這種燃料,腦袋以及其他器官,都需要對胰島素有足夠的靈敏度。否則,即使有燃料,都不能夠轉化為能量。

要使腦袋有足夠能量去發揮認知功能,肌肉就要有充足的運動量,釋放肌肉因子,提升腦袋對胰島素的靈敏度。B女士在教練協助下,開始了肌肉訓練。她愛上太極運動,尤其屈膝微蹲的動作。這增強她下肢的肌肉,使她對走路的信心加強了,擺脫對輪椅在心理上的倚賴。隨着肌肉變強,她的認知能力及血糖都顯著改善。B女士的康復經歷,再一次提醒我們,腦袋和身體各部分,原來息息相關的。

撰文︰崔永豪醫生

原文刊載於︰信健康